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狂乱神话怎么搭配阵容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No.10 H全能魔像防御系统
4.1除了守关BOSS以外,有3个议会型BOSS都属于性价比很低的,大部分公会都选择跳过它们最后开荒,四大金刚就是其中之一。
四大金刚在H模式下各自的技能伤害被大大加强,然后漏一个打断运气好打残人运气差那人直接被秒了,与此同时奈法会跳出来搅局,奥能金刚放的回蓝圈会变大爆炸了;熔岩金刚点名喷火的人不能动了;电荷金刚在场时某人会变成聚影体;剧毒金刚在场时奈法会把团队抓到毒雾里面。
奈法的技能和金刚的技能掺和在一起,听上去很乱,实际上的确很乱。对于开荒团队,四个金刚两两组合30秒一换,场地上乱成一团,然后打着打着就灭了毫无头绪。
但这个BOSS实际上是很有规律的,奈法放技能有着固定的时间轴,只要团队针对场上的金刚见招拆招,放好标记集体行动,转火跑位迅速,打断尽量不漏,过掉它就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这个BOSS的血太少了(1.2亿,只比普通多了2000万),也没有坦克和治疗上的压力。
本人4.1这个BOSS抱的大腿,大概只参与了30把左右的开荒。团队实际开荒次数应该超过80把。
No.9 H古加尔
这个胖子在普通模式下已经足以卡掉大部分临时凑成的野团和差点的固定团了,而在英雄模式下10人提高了70%的血量,25人提高了60%——听上去25人好一点,但是,25人模式下,古胖子召唤的小怪,就是俗称的JB脸,变成了两只.......两只移动的JB脸,会一直读条,漏一个打断全团7W伤害+10点腐化值等于灭团.....
这个BOSS和四金刚相反,古胖子和JB脸的肉搏打坦不是一般的疼,作为加坦的奶骑在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随便叠几层信奉(持续一分钟),两巴掌打残坦克那是家常便饭,而在小怪阶段坦克的压力还要翻倍,愣一下坦克就倒了。然后古胖子的各种技能会对团队造成非常高的AOE伤害,团刷的压力那也不是一般的大。
由于BOSS血太多,ADD也太多,10分钟就狂暴,因此对于开荒团队必须利用它腐化值的原理来增加团队DPS,创意是没有止境的,具体的做法是让2只火法(10人1只)刻意去叠到100点腐化,然后他们就变成小JB脸了,伤害提高100%,所有技能瞬发,但是副作用是有的,这个形态的法爷无法受到任何治疗.....团队要做的就是用各种减伤和灵魂连接图腾,以及牧师的盾,护送法爷顶过一次次的AOE伤害,坚持到P2然后战复他们。
P2和普通一样是你死我活的RUSH战,除了多了个类似H督军的需要坦住的大触手以外,如果P1你不幸叠了10点20点腐化值,那P2你肯定是提前向天使姐姐报道了,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把古胖子打到2%时他会一瘸一拐的走到场地中间然后砸个坑,就算这个时候灭了也算过....
这个BOSS听起来压力很大,但是对于之前打了不少个H能站到它面前的玩家来说,不管是装备积累还是操作意识都已经到了一个层面,因此就不如想象中那么难了。加上此BOSS对跑位要求比较低,因此综合只能排到第九。
本人4.1这个BOSS最早10人过的,只开荒了一晚上30把不到,后面25人开荒大概也是这么多把。
No.8 H奈法利安
和古加尔一样,这个BOSS在普通模式下足以令大部分团队望而却步,4.1破碎世界防卫者没有普及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它。
H模式多了两个技能:1是奈法在P1和P3会控制玩家,玩家被控制以后可以选择按1直接破控或者按2叠加BUFF增加自己的伤害。因为奈法有着高达1.79亿的血量,DPSer必须通过这个技能增加自己的DPS才能在狂暴前干掉奈法,但如果破控太慢会走到门里然后被秒,因此创意的一幕又出现了,让一个盗贼装备白色(胸器)(胸器)武器涂上减速毒药再插个雕文洗个天赋(抱歉我不是贼也不是很清楚),通过平砍和刀扇给被控制的DPSer减速让他们能更多的叠层提高DPS,不过这样下来这位贼兄的DPS就比较寒碜了,能上一万就不错了。
2是P2团队站在台子上的时候奈法会随机点名,被点名的哥们会在8秒后炸飞周围的人并造成6W左右的伤害,解决办法是被点名的人在4-5秒后下台子在岩浆游泳,如果同一个台子点了超过1个人还得互相判断游泳方向,然后再游回来,如果你没反应过来的话,恭喜你,一个台子全飞了。
然后在BOSS强度上奈法的电刑基础伤害高达13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那时我穿着板甲370的装等,满BUFF下血才13.1万。每一次的电刑都是结结实实的心跳时刻,即使是全团装备镜子然后一次镜子一次团队免伤的轮流开,也经常有倒霉蛋被秒掉。
P2奈法的暗影弹幕伤害变得非常高,简直和机关枪一样,而那些在岩浆里游泳的少年还要受到更多的伤害,基本上治疗们满蓝上台子,下来蓝能剩个1/4就不错了,就这样喷蓝也只能维持血线,如果漏一个打断,全团8W左右的伤害,治疗是不可能把血线抬起来的,这对打断又有了非常高的要求:25模式下是每个台子两个主打断轮流断,然后还要有一个副打断在奈法点名的时候帮忙打断,任何时候漏一个就等于灭团。10人好点,不需要轮流打断。
P3了,风筝T出场了,他需要控制自己的节奏在外圈风筝小怪,他必须在5分钟以上(根据团队打法而定)的P3时间里不能出现一次失误,必须开好技能,不露背,不能让小怪被奈法喷到,最关键的是不能被秒——我加风筝T的时候一根指头是放到圣疗的快捷键上的,一出事就立刻按,稍微按慢点就挂了,这种加坦的紧张感应该是CTM数一数二了,很多团队熬过了P2,P3因为没有优秀的风筝T和治疗饮恨。
H奈法具备一个高强度的BOSS应有的素质:高血量,阶段多,战斗长,技能坑,本人开荒了100把以上,并且Farm这个BOSS经常一灭就是一晚上。
No.7 H将领黑角(0BUFF)
犹豫了很久黑角和奈法谁前谁后,最后还是觉得,参考自己的经历,奈法开荒能看到进步,而H黑角在0BUFF下打着的感觉就是不可能过。即使是全国服,在0BUFF下过掉它的团队也寥寥无几。
黑角的P1就一个字,乱,火这个因素的加入使得P1的场地多了很多随机性,然后小圈不再能单吃,如果不开免伤单踩上去肯定是挂了,各种ADD的乱入,怎么分配DPS击杀顺序,都是学问,在这么乱的情况下,船脆弱的像纸一样,一会儿就下一半了,再过一会儿1/4了,再过一会儿爆了,又对团队的DPS和协同吃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又要跑位又要高输出,还要控制火势避免P2满地火无法站人。
当团队熬过千辛万苦进入P2,却发现黑角同志的坐骑不再被吓跑了,而是跳到了船上继续战斗...整个P2的前半场团队要同时面对一人一龙,后期要面对一个低血量打人疼的要死的将军。P2和P1刚好相反,没有花哨的跑位,硬件,就是硬件,如何在怒吼冲击波和破甲中活下来,如何坦克不倒团队不崩。
个人认为4.3的BOSS设计乏善可陈,但是黑角算是一个亮点,新颖的战斗模式,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让人眼前一亮。暴雪通过这个BOSS告诉大家,不是所有的船形BOSS都是白送的,这个BOSS我大概开荒了150把左右。
No.6 H死亡之翼的疯狂(0BUFF)
说真的,我不是很想把这个BOSS写出来,因为....它实在太无聊了。四个台子重复一样的体位,抬头低头都是爪子啊泥巴啊脓疮啊,你能忍么。但是作为CTM的收官BOSS,又不能不写。
它之所以比上面4个BOSS都难,原因很简单,在0BUFF下它对硬件要求很高。都说狂乱简单那是因为前面有个对硬件软件要求更高更坑爹的BOSS。
H模式下它多了两个技能,一个是俗称花盆的寄生体,一个台子出两个,需要被点名的人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其他人让开10码然后爆炸出来一个寄生体团队转火A掉,一个是P2多了几波需要被A掉否则会给BOSS回血的小软泥,铺几个冰霜陷阱刷刷刷就A掉了。
技能不是难点,它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第四个台子只有蓝龙的帮助下,A掉血和花盆,以及在大灾变读完之前打掉爪子进入P2,这就是纯硬件要求了,当然了操作能弥补一些硬件差距。令人发指的是,要练第四个台子,必须先打前三个酱油台子,为了一两分钟的高潮做八九分钟的前戏,极其耗费精力,打着恶心。
这个BOSS在25模式下要简单一些,10人没有那么多的减伤和乱七八糟的人员,却要处理同样多的东西,另外25人进P2就是送,10人进P2还要练练。
由于国服除了工作室没有0BUFF过脊椎的,因此狂乱也是5BUFF过的,这种硬件BOSS每砍5%都是非常大的nerf,本人那段时间在休闲,10%BUFF开荒了50把过的它,讽刺的是,还是个服务器第一。
No.5 H奥拉基尔(25)
第一个并不相同人数模式下难度差别很大的BOSS出来了。
一般的BOSS都是越往后阶段越难,而奥拉基友恰恰相反,它的P1把跑位发挥到了极致,持续16秒的电网,疾风冲击和龙卷风的双击,还有暴风雪的掺和,把P1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要想过P1,必须团员的脑袋都非常清醒,知道自己该怎么跑,10人模式下场地干净点,找10个能跑的也不难,但是25模式..3个人挤在一个点上,25个人都要脑袋清醒,一个人没跑好,连电网,一个小队就再见。
到了P2,就是一个崩溃战,没有了P1那么*霸的走位,只需要躲一个龙卷风,但是奥拉基友会给你叠酸雨,15还是20秒(忘了)一层的,每一层1000/秒的自然伤害,现在看起来叠个二三十层没什么,但是放那个版本的治疗,十几层就差不多归位了,所以开荒这个BOSS需要起码一半团员是可以消DEBUFF的职业。如何才能够在团队崩溃之前打进P3呢?就是精确的控制小怪的击杀节奏。P2奥拉基尔召唤的ADD在H模式下不仅会放电,还会给周围玩家一个增加25%易伤的DEBUFF,除了酸雨的高伤害,后期一只小怪刷到人群,坦克抓的稍微慢一点,团队就被它电成残血了,而且这个DEBUFF也使得每当远位的龙卷风需要坦克离开BOSS近战范围的时候都必须给免伤技能,不然就回不去了。这个小怪每杀掉一只会给BOSS上一个增加10%受到伤害的回馈BUFF,可是小怪23秒出一只,回馈只持续20秒,这对控制小怪血量的DPS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10人模式下一人控小怪可以从心所欲,但25人2-3人的协同,一不留神打快了或者打慢了都会导致BUFF断掉,GG思密达。
P3没什么好说的,和普通基本一样,就是多了两层跑位,基本上能挺过P2的团队,P3不会灭超过5把。
对于这个BOSS的难度,是有一些争议的,有人认为它非常难,有人认为它没难度,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在的团队,打的模式都并不相同。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在10H模式下开荒了160多把(其中前100把灭P1毫无希望)过掉,后面又有幸Farm过一次25H模式,感觉25H奥拉基尔的难度是被神话了。这个BOSS在4.03,4.06设计的很不成熟,那时是专坑25,坑爹电网和各种BUG改了又改,到了4.1才定型。国服玩到的4.1的奥拉基友,不管是10人和25人的战斗模式是相同的,电网都是60度,硬件要求的区别也不大,而为什么会被神话呢?应该是之前台服的先行者们被它坑的欲仙欲死然后宣传它的25H难度,导致国服众们这个BOSS都是凑10个人去打的,10人过了以后也不用25人去开荒,人云亦云这个BOSS就被吹成25人史上最难了。而实际上这个BOSS之所以25人比10人难,是因为P1那非常高要求的跑位,10个人跑好不难,25人跑好就难了,一般的团队总有一些短板,凑25人来开荒这个BOSS的确很难,虽然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跑位难度都是一样的。如果让3个打了10H奥拉基尔的团合并开荒25,我坚信不会灭超过50把。所以综合起来排到第五。
No.4 希奈斯特拉(10)
作为4.1的隐藏BOSS,她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我可以负责的说,她的难度对得起她隐藏BOSS的地位,不管是10还是25,而其中又以10人更出彩。
P1BOSS处于虚弱状态,造成伤害降低40%,周期性的对团队喷火,点球,上DEBUFF;P2需要处理各种ADD,打蛋;P3BOSS的流程和P1相同,但是没有虚弱状态了,NPC会给你一个红龙精华的BUFF(向BWL小红龙致敬)。
听起来不难是吧,但是实际情况是,除了比较酱油给你练流程的P1P2,龙母的整个精华就在于P3。
如果说一般的BOSS是让你一两分钟内处理固定多状况,龙母就是把同样多的状况压缩到半分钟让团队必须处理,相应的对每个团员要求的反应也提升了2倍以上。
除了肉搏,招小龙等乱七八糟的技能以外,P3龙母每23秒会对全团喷火,基础伤害10W(你可以理解为每23秒一个H奈法的电刑),一分钟一个毁灭DEBUFF,这个DEBUFF的作用原理是他在一个人身上对他造成伤害,随着计时越来越高,驱散一次会跳到另外两个人的身上重新计时,驱散两个跳到四个,驱散四个跳到八个....眼花了吧,如果驱散快了或者慢了,要么满地的毁灭,要么DEBUFF把人跳死。
龙母每喷一口火伴随的就是点球,两个球先刷出来,两秒后点名,两秒后开始追你,并且两个球之间形成一条连线。也就是说玩家要在2+2秒内看清楚球点的是不是自己然后做出跑位或者规避。碰到球的玩家每秒掉四万血左右还能抢救,碰到线...直接秒杀。
整个P3几乎以23秒为一个循环,节奏非常的快,一不留神就减员或者倒坦。当你顶了三分钟9次喷火以后,惊奇地发现提高100%急速无限蓝的红龙精华没了,BOSS依然健在——是的,在4.1暴雪压根就没想让你在红龙精华结束前干掉她,通常到了这时候BOSS还有20%以上的血。然后就是你死我活的RUSH了,没有红龙精华的团队根本无法顶过她几乎不间断的技能轴,不断的减员,不断的压BOSS血,终于在团队崩溃的时候干掉了她。
之所以说这个BOSS10人比25人难,是因为两种模式下BOSS都只出一个毁灭2个球,25人可以带5个治疗,而10人因为DPS不够只能带2个治疗。这两个治疗既要刷住坦克又要维持住团队,还要卡秒驱散毁灭,更坑爹的是球会点治疗(不会同时点两个,4.1改的),25人点一个还有4个治疗加血,10人点一个的话,另一个在接下来的20秒就是地狱模式了。个人认为,能够在4.1过10H龙母的治疗,是CTM的顶级治疗,没有之一。
这个BOSS算是我的一道伤口,最早开荒10人,那时的我还没有成长到能刷住10H龙母的强悍,灭了接近200次,最好也就坚持到P3第二个毁灭,最后换了个萨满刷过的,然后我又辗转打了25龙母。
No.3 H升腾者议会(25)
千呼万唤的坑爹议会终于出来了,这个BOSS可以说是BOSS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无数人被坑了又坑,绝大部分团队选择跳过。
作为4.1最强悍的BOSS,超越了龙母的存在,可掉落却连5废都不如,基本上就是五个水晶,也没有刷屏成就。
P1还好说,除了血量提升了接近一倍带来的冗长战斗时间,按部就班的打都能进入P2,然后P2....没有最坑只有更坑。
P2比普通模式多了一对技能,火王和水王会给先丢一个冰球出来然后随机点名追人,再丢一个火坑出来,位置都是随机的(注意这点),需要被追的人把冰球风筝到火坑里,冰球会越跑越快,如果你不幸让冰球追上了你,恭喜,爆炸全团20W伤害灭团。
也就是说,在整个P2,团队需要做的事情有:轮流吃旋风和大地;闪电魔棒(25人点3个)远离人群;躲火坑躲地刺;风筝冰球;最后才是压两个王的血。请注意这些全是随机的,金刚黑角的乱和这里比起来,简直是风和日丽。
为了应对冰球点人灭团,台服一个公会发明了一个奇葩的硬吃冰球打法,就是第一个冰球出来的时候全团集合开免伤撞掉,后面的继续风筝,这样可以让火坑比冰球先刷出来,风筝要轻松一点。
当团队千辛万苦到了P3,却发现P3的坑爹程度不亚于P2,4个基友合体,合体的血量取决于P1,P2压血的程度,对于开荒团队必须P1P2压到极限才有可能P3RUSH掉BOSS。H模式下,P3全团必须分散八码以应对BOSS的闪电链,25模式下场地没那么大,只好三个人一个点凑合了,而BOSS的各种抓人,胯下流出液态冰,往人群丢火种...无一不在考验着团队的神经极限。
通常的BOSS在RUSH阶段减员了还可以继续战斗,可这个BOSS既不给你集中刷血的机会,闪电链的伤害也会越来越高,并且闪电链的作用机制比较特别,每次点固定那么多人,也就是说类似于暮光龙的AOE伤害,人越少每个人受伤越高,当团队撑不住开始减员的时候,从死第一个人到第25个人只需要10秒,然后或许你就望着不足5%HP的BOSS兴叹了。
这个BOSS在4.1公会12H后尝试过开荒,为了练P2,P1强杀一只节约时间,然后在整个4.1我们就只见过了一次P3,看着6000万血的合体基佬内牛满面。直到不久前,穿着400+的装等终于去把它打掉了做东风龙。
No.2 H拉格纳罗斯(25)(国服版)
对于这个BOSS,有太多话想说,首先,个人认为这个BOSS的10人不值一提,也就和奥拉基尔古加尔什么的一个级别,但是他的25模式,即使是国服玩到的削弱了15%的版本,足以碾压掉T11和T13除了No.1以外所有的BOSS,放眼整个WOW,能与它比肩的也只有HLK一家。
当我在第二周碾压掉25FL的6H以后,天真的以为大螺丝也是个软柿子,最多全力开荒两三周就过了,却没想到一打就是七周,每周几乎打满7天,换了2个公会,灭的次数实在数不过来了(大概400次吧),终于在4.2的最后一周,伴随着指挥的“你们还有什么体位没被拉格草过”的怒吼中击杀,而整个国服能在4.2干掉他的公会不超过15家。
4治疗,是的,一个战斗时间接近15分钟的BOSS只带了4个治疗,甚至在开荒前期种子A不掉,陨石压不进的时候考虑过3治疗,那时候的治疗可不像现在40X装等可以随便刷,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维持住自己的蓝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对于坦克,必须要做到接近完美的免伤给奶骑减少压力,DPS需要规避一切可以规避的伤害减少团血压力。
开荒这个BOSS的第一个坎就是如何凑出一个合理的阵容:坦克最好是防骑和熊,DKT在这里几乎无法被加起来;治疗的MVP是恢复德,此外奶骑和神牧是必须的,没有萨满的位置;削弱后的25H拉格DPS压力小了一些,但是最初开荒起码要15个以上有AOE能力的DPSer,鸟德DK暗牧什么的越多越好。
第二个坎就是P2的种子,实践证明怕老公的集体跑位是最省事的打法,但是要在种子冲进人群之前A掉它们,没有良好的阵容和上百把的练习是做不到的,如果冲进人群了,一巴掌一条命,后面的开荒也就无从谈起了。很多6H团,直接在这里就折了。
第三个坎是第二次转阶段,H模式下的转阶段,大螺丝藏在马桶里每4秒给10个人打熔岩箭,每一支熔岩箭大概6-7W的伤害,可以去算算团队需要多少HPS,而治疗只有4个。8个随机位置100W血的儿子冲向锤子,需要精确的安排点杀组和AE组,再配合鸟德的吹风DK的拉拽,才能干掉,而第二次转阶段更多了两个ADD,为了给P3节约时间,还需要留着一只儿子不杀先打ADD的血(抱歉我想不起那些乱七八糟的名字了),大螺丝快出来的时候才杀掉。每一次转阶段都是治疗喷蓝的时候,然后三个普通阶段再慢慢回蓝。
当团队能够熟练的处理前面的时候,第四个坎就是如何从见脚到2陨石见脚,砍了15%的BOSS对DPS的要求没有那么变态了,但也只是从变态到很高而已,团队需要边跳舞边拉陨石边躲避锤子然后在140秒以内把大螺丝从38%打到10%,练到这里已经开始体会到冗长的战斗时间带来的痛苦了,每练习一次要先打好久好久。
熬过了3个阶段2个转阶段,基本上开荒到这里的团队都已经筋疲力竭了,但是暴雪又为我们准备了大大的惊喜。作为史上唯一一位成功的从马桶里爬出来的BOSS,大螺丝令人发指的回到了50%的血,接下来团队要做的是在巴掌大的一块冰上玩出一个三点站位,还不能让到处乱滚的两个陨石靠近人群,可以说整个FL的精华就在于拉格的P4,而整个P4的精华就在于上第一二块冰,是男人就坚持一分钟。开荒到这个阶段的团队完全就是意志的较量了,每每做10分钟的前戏就是为了那不到1分钟的高潮,前戏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坎都会干掉团队然后重来,而高潮没有上百次的练习是一定要萎的。而与此同时,场上三个灭火员如何协调不让火蔓延到全场提前崩掉,坦克如何互相配合拉陷阱应对强化萨弗拉斯,奶骑怎么贴着坦克进出冰加血,如何协调带好陨石并最终打掉.....整个P4简直是在地狱里挣扎。
当我在削弱的拉格面前灭的死去活来的时候,看着怕老公啊,星辰啊这些前辈打的2.9亿三治疗的版本,学习他们的战术,过了还沾沾自喜的时候,只能感叹一下,我们和他们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
No.1 H死亡之翼的脊椎(0BUFF)
这是这10个BOSS里面我唯一没有开荒过的BOSS,很可惜那个时候我在休闲,看到这货的时候已经是5%BUFF外加肌腱砍了15%了,但纵观外服以及国服,没有谁不是在这里灭的死去活来的,而国服除了工作室在削弱前干掉他的团队的数量是0。
不过我想说的是,BOSS难不代表BOSS设计的好,个人认为这个BOSS和大螺丝龙母什么的比完全是乏善可陈,完全是靠着超高的血量和漫长的战斗时间卡人的。
这个BOSS最大的难度是配置,不要小看了配置这方面的问题,最初你不凑个十个以上的贼爷法爷,三个以上的萨满,跟本不可能打掉他。这个BOSS对配置的要求堪称CTM最苛刻的,一点点的职业优劣势都将被放大。没有一个极端的配置不可能打掉它,而当一个团队的橙杖,410,法爷,贼爷积累到足够数量的时候,他的难度会直线下降。
抓人解救的节奏,翻滚的节奏,平稳输出ADD和爆发输出肌腱的节奏,三板的风筝节奏,治疗刷血浆和抬团血的节奏.....当团队的硬件配置理论上能过掉它的时候,这就是一个节奏的BOSS。
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很难。
怎么救人最快最不浪费,怎么爆发才能打掉肌腱,怎么风筝不会被秒,怎么刷血团队不崩.....光理论就非常头疼了,实践起来更是另一个效果。
4200万(外服被砍到3900万)的肌腱,每掀开一次只有23秒的输出时间,而这仅占了这个BOSS的一小半难度。
更大的难度是团队如何不被越来越多的血浆和小血淹没。
这个BOSS其实是很有历史意义的,因为这是国服时隔三年之后第一次与世界同步(讽刺的是国服在某段时间脊椎比外服还难),即使有橙杖积累等等各方面的理由,0分的答卷充分暴露了国服PVE的虚弱。
在一个休闲公会10%BUFF下开荒了一百来次过了它,CTM算是全破了。
女枪炮100级毕业装备选择是什么?
女枪炮100级毕业装备选择是乾坤极电炮,其次是绝杀,无人生还。
原因乾坤极电炮在高伤搭配中一般略高于绝杀,无人生还。
女枪炮100级装备选择
第一套搭配。
防具方面:贫瘠沙漠的遗产的套装效果能够提升60点属强,而且有技能加成与霸体效果,但在被击5次时会掉伤害,因此伤害浮动较大。。
首饰方面:幸运三角同样能够提升77点全属强,而且单件属性加成优秀。
特殊装备方面:军神套耳环提升较高,且套装也能提高属性强化。
第二套搭配
防具方面:炙炎之盛宴3件套效果能够提升40点属强,而且有技能加成与加速效果。吞噬愤怒套装的神话上衣-灭世之怒为主要部件,单件效果优秀。鞋是次元旅行者套装的部件。
首饰和特殊装备方面:吞噬愤怒、黑魔法探求者、次元旅行者套装的部件各占一个部位。
炙炎之盛宴3件套(肩、腰、上衣)+吞噬愤怒套装+狂乱追随者套装(带神话手镯-狂乱之逆转宿命)+次元旅行者套装
第三套搭配
防具方面:炙炎之盛宴3件套效果能够提升40点属强,而且有技能加成与加速效果。下装是狂乱追随者套装的部件。鞋是次元旅行者套装的部件。
首饰和特殊装备方面:吞噬愤怒、狂乱追随者、次元旅行者套装的部件各占一个部位。狂乱追随者套装的神话部件为核心装备。
邂逅在迷宫最强阵容推荐
邂逅在迷宫安卓版
v2.0.151
类型:角色扮演
大小:735.62MB
评分:5.0
平台:
标签:二次元神话放置动漫卡通
邂逅在迷宫最强阵容推荐。邂逅在迷宫这款手游中拥有着很多玩法流派可供玩家自由搭配,其中就有一个非常强力的玩法——金身狂暴流。,那么这个这个玩法推图强不强呢?为了让各位玩家能够了解详细玩法,下面就为大家带来金身狂暴流攻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邂逅在迷宫手游中,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推图到后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没有大家想的这么简单,所以不管什么build,只要能推到红色,都是好build,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本文也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换而言之,如果一个build——不管它氪了多少、有多少彩、神语等级装备等级有多高,只要不能推到红色,那就不能称作一个好build。
最后,真爱赛高。强是一个版本的事,帅是一辈子的事。
build:
主DPS,42S诗寇蒂,辅控冰冻(可打断技能)。
功能DPS,奥德赛,光队减伤,前五的伤害,长时间群控小怪且不占用控制等级。
主控,阿塔,10S减速可与20s冰风暴对齐。
升级、升阶、神语尽量平均。
如果发现诗寇蒂二炸不能过图,可适当倾斜给诗寇蒂列。
武具:
两DPS列全穿透,控制列和主角支援全防御。
宝石:
物防首先拉满,其余用生命填充。
主角技能:
闪避必带,其余打断、冰风暴、闪烁、大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如果诗寇蒂二炸boss不死,那么冰风暴对齐第二个和第四个阿塔减速,否则对齐第一个和第三个阿塔减速。需保证狂暴中有一次减速+冰风暴。
绿锤释放时间要略微调整,要保证狂暴中有一次绿锤。如果boss有猛攻,则在猛攻后释放。
boss技能:
猛攻,红条,绿条(伤害或治疗),召唤,狂乱。
狂暴前的猛攻硬抗,其余技能相应处理即可。
召唤无视。
特殊情况:
必须秒断的绿条:如果先出绿条,调整打断时机,利用诗寇蒂打断第二个绿条。不能调整打断时间的,用1001、1002、1003读秒的形式背板打断。
双绿条:狂暴前打断治疗,狂暴后打断伤害。
方舟指令精卫怎么样
方舟指令中精卫也是一个具有中国古代神话特色的誓灵,那么精卫的技能怎么样,属性好吗?可以用吗?想必很多玩家在该誓灵的技能以及属性上会有很多的疑惑吧!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方舟指令誓灵精卫攻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更多誓灵技能属性:方舟指令誓灵大全
风属性誓灵之精卫
九霄复仇的灵鸟名称精卫编号045稀有度R属性风出没地点召唤、兑换商店、2-1、3-1、4-2、4-4、5-2、5-3、5-4、6-1誓约破除4金币2破碎之契画师巫贼声优橘えみり
精卫属性
4阶六维性能图
生命
B
物攻
B+
物防
B
速度
A
魔防
B+
魔攻
B+
生命
58
速度
14
物攻
14
物防
14
魔攻
14
魔防
14
天赋
不屈之心
畏惧时,物攻、魔攻、物防、魔防、速度提升1级
精卫技能
飞翼扫
属性:风、类型:物理、PP:20威力:55 命中:100 范围:任意一排对手 利用气流制成的翅膀对敌人发起攻击。
心神凝聚
属性:光、类型:辅助、PP:20威力:-- 命中:-- 范围:自己 屏息聚气,更容易使出终极一击。使用后进入心神凝聚状态,暴击上升2级
龙卷
属性:风、类型:魔法、PP:20威力:70 命中:100 范围:任一对手 召唤强烈的风暴卷击敌人。
天空击
属性:风、类型:物理、PP:20威力:75 命中:100 范围:任一对手 飞到空中,对敌人发动猛烈的一击。对被阻挡目标威力提升30%
疾走之风
属性:风、类型:辅助、PP:10威力:-- 命中:-- 范围:己方场地 引出风之精灵的力量,4回合内己方速度翻倍
飓风狂乱
属性:风、类型:魔法、PP:10威力:110 命中:70 范围:任一对手 控制飓风环绕对手,造成极大的压力。30%几率使目标混乱,暴雨状态下变为必中
精卫台词
召唤台词:名为精卫,大海很危险,请您千万注意!
触摸台词2:我会战斗的,因为有想要实现的梦想啊!
登录台词:方舟指令。您回来了,我很担心呢......
派遣台词:您是在等我回来吗?
更多精卫攻略
精卫加点
精卫技能选择
精卫阵容
精卫圣器
精卫获得
方舟指令攻略大全ur排名誓灵图鉴圣器图鉴圣器排行三星条件副本掉落热门誓灵赫尔墨斯托尔女娲波塞冬凤凰麒麟羲和茉莉安最新誓灵应龙赫斯提亚努阿达22娘33娘宁芙鬼火天秤座
哥特音乐的特征
早期的哥特式音乐代表有如苏可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包豪斯(Bauhaus)等等。它们充斥着沉郁厌世的情调。音乐往往冰冷刺骨,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对于一切传统音乐极端的蔑视。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展现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从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在舞台上,她/他们以偏激的狂乱扮装出现,如苏可西略带虐待与被虐情调(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包豪斯的主唱彼特·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冶艳无常的双性吸血鬼。这种对性别的颠覆与反转,还表现在对神学(或恶魔学)概念的狂热执迷。在1981年成立的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几个爱好中世纪风格的男子对于音乐意识的反扼,一度被形容为“狂笑著注视罗马城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爱特利奇(Andrew Eldritch)一语道破歌德摇滚 乐团的宗教立场——对于我们,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圣水一样。
早期的后朋克对于生命的诠释往往饱含着沮丧与绝望。例如快乐分裂(Joy Division)的主音歌手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于80年的自缢身亡。那些耗损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快乐分裂(JoyDivision)的不朽经典,见证着整个低调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离的人生观,隐藏着阴郁的遗传因子,将整个后朋克文化尽染成深灰与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乐里构筑了一个悲观的年代,至少在英伦及欧陆地下文化的层面上来说如此。在当时的独立音乐圈里,趁势涌出一大批黑暗病态、风格邪异的乐队,他们的音乐源自于无尽的压抑,以及对生命的诅咒。如教会(The Mission),所有的夏娃(All about Eve)、列伏林之地(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仪(The Cult)等等。这些被视为绝望、邪气、颓废的乐队/乐手,从朋克那种过激的破坏意识,反方向潜逃往一个内敛而黑暗的世界——这就是那个占据了摇滚乐大半个八十年代的低调音乐时空。哥特摇滚在英国地下音乐圈的形态与演进,正犹如一派邪教降临大地时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过难以想象、天马行空的邪异素材来悦纳听众,这就不仅包括了在音乐领域圣灵齐放的空前创造力,也包括了在视觉造型上,所给予人们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视觉体验。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浓妆艳抹的打扮,这些并非新浪漫一族的专利。哥特仿佛是新浪漫的个性相反的孪生兄弟,是华美艳丽背后黑暗病态的一面。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哥特音乐的改良风格和其他相关乐派.产生于比利时的EBM(Electronic Body Music)是一种电子化阴冷黑色的音乐。受德国Krautrock运动中Kraftwerk之类电子乐队的影响下产生的。
EBM创始乐队之一Front242以低限化的节拍,抑郁的声音和军国主义突击队的装束被大家认识。The 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还有后来的Suicide Commando都是BM的一些重要乐队。Dive和Klinik利用声纳噪音营造出一种冰冷的外太空气氛。Suicide Commando则融入了更多的舞曲化成分。类似的乐风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Industrial,象Front Line Assembly,Skinny Puppy等乐队。他们制造出的合成音乐和多层次的声音非常适合带上耳机去欣赏。Front Line Assembly的经典专辑Classical bumsare Caustic Grip(1990)和Tactical Neural Implant(1992),值得每个喜欢EMB的人去收藏。
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谈到德国,那里可是现在哥特音乐的重镇。许多德国的乐队被惯以DARKWAVE的音乐标签。Project Pitchfork乐队是德国最早涉及到哥特音乐领域内,虽然他们的乐风有所改变,但一直算是一支流行化的组合。首张专辑《Dhyani》亦为经典,有典型的黑色音乐和评论性的歌词组成。Deine Lakaien乐队的成员有着深厚的音乐基础,他们做出了象“Love me to the end”这样的浪漫主义歌曲。作品带有着某种程度的中世纪感觉。德国很大一部分组合演唱时保持着自己的母语,例如Goethes Erben,乐队的名字也就说明了一切。他们的前三张专辑就象是三部曲,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而Lacrimosa,Tilo Wolf这些乐队通过添加金属乐的元素不断的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做出尝试。当然我们必须要知道Das Ich这个组合,他们的经典专辑是《Die Propheten》,专辑中的歌曲机构复杂歌词充满着智慧化。阴暗电子乐派代表团体Calvay Nada用德语和西班牙语交错演唱,他们最有特点的是主唱Brenal的低音,而歌词方面多涉及政治,社会之类的话题,从这方面看这支乐队在哥特音乐王国中显得与众不同。
总的来说由于浪漫主义情节,德国的大多数乐队是浪漫的歌曲和阴暗电子化相结合的产物。如今哥特范畴内的音乐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例如阴暗民谣(darkfolk),这种乐风的代表是Current93,Deathin June,Sol Invictus还有Fire+Ice。早期的C93作品比较实验性难以理解,之后David Tibet利用他个人化的思维开始向声学民谣的方向探索。C93的前身乐队Deathin June自从首张专辑Nada推出后颇受争议,他们甚至被指控为极端的右翼倾向。但DIJ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异教的祭典式的音乐。如果想听这类音乐推荐给大家去找World Serpent,一个卓越的音乐厂牌,上面的提到的几支乐队均在其旗下推出过作品。对了,还有一支意大利的组合Ordo Equitum Solis也应该值得我们的关注。许多哥特乐队都有着某种中世纪的情节,他们将中世纪时期音乐和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德国有着许多这样的中世纪组合,音乐的创作者一般有着良好的古典音乐教育背景,知名的乐团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 Spielleyt等。在意大利这种音乐更有影响,象Ataraxia,Camerata 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许多出色的音乐作品。这类组合不仅仅有哥特的听众群还吸引着部分古典音乐的欣赏者。而The Moonlay Hidden Beneath a Cloud和Rosa Crux的音乐中吸收了祭典音乐的成分。
当然许多乐队的风格是非常难以界定的,像意大利的Take Kirlian Camera,20年来乐队风格年年都有变化。而法国的情欲主义阴暗电子乐队Die FORM的音乐主题多涉及S/M(性虐待),他们每一部作品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奇。另一支来自法国的乐队Collectiond 'Arnell Andrea的钢琴声非常有特点,成为自己的独特的标志。善于创作管弦乐的In the Nursery乐队的作品非常适合作为**中的配乐。在北欧的瑞典,Cold Meat Industry这个厂牌通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旗下的乐队风格多样,如血腥派实验乐队Brighter Death Now和Deutsch Nepal,氛围音乐组合Raisond 'Etre,新古典主义的The Protagonist,天音组合Arcana等。说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议去听一听like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Stoa这些代表乐队。
而在哥特音乐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细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爱、死亡、绝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虚无论语句,这些都是哥特音乐不可或缺的一环,Gothic Rock,这覆盖在影像模糊、虚无飘渺的外在躯壳之下的音乐,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哥特摇滚的风格,可说是继承自Joy Division的遗传,尤其是那种把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后哥特朝代仍无法完全摆脱。那些抑压着低沉声线或扭曲的人声,沉重如郁结般的贝司,迷幻的吉它声,充满控诉力的鼓击,偶尔发出鬼哭神号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离析的曲式,还有一张张Rock Music苍白的面孔∶当你对生命感到茫然无助时,你会想到在它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吗?是心灵的孤立无援?是死亡阴影的笼罩?还是人世间的悲剧?Gothic Rock,是建筑于无意识的抽象表达而多于刻意性的音乐颠覆行为。如同面临一季暗晦的寒冬气候,我们被哥特文化侵占,在非人化的后工业现代社会里面,追逐着一种活着死亡的体验。同样存在着Barry的音乐先觉,除一贯本色的Rock Music在那个悲观的八十年代里,Gothic这种栖身于主流文化的阴影里的次文化,其影响力早已越过音乐的界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国度。度过模糊的九十年代,下个世纪今天的哥特摇滚已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这些昔日的哥特守护神也早已离弃了他们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阴暗乐派(Dark-Wave)运动中,在死亡民谣(Death Folk)、后工业噪音(Post-Industrial)、阴暗氛围音乐(Dark 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这些形式主义的风格外壳之下,我们仍然欣喜地发现Gothic依然是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遗传基因。在这场突破和冲决了情欲与性别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成为了砸碎禁锢的美丽武器。看吧,以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勇敢地摆脱了苍白的天堂,绞碎天使的面孔,抵达永远无情的欲望。
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后酷朋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派。
如果说早期的PostPunkCool对生命的诠释是沮丧与绝望(比如Ian Curtis——Joy Division的主唱——的自杀),那么“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乐队比如“教会(The Mission)”、“全部的夏娃(All about Eve)”、“涅浮林之域(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仪(The Cult)”等乐团所秉持的,可能是睥睨于现实中的种种烦俗,企图推翻假惺惺的教条,抽取反对与不满的精神,化为音乐的“反面传教(negative preach)”。在“教会”的专辑《上帝自己的药物》(God's Own Medicine)中,开宗明义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讽地唱出“我还是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经不信仰我了。”这等堪称冒渎的宣言,呈现出骇人的事实:原来长久以来,神与人的权力结构恰如性爱结构的主体与客体。在这张专集中,反复推敲着在推翻信仰的同时,死亡不再是父神用以胁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情色乌托邦。如同在《爱我爱到死亡》(Love Me to Death)一曲,美妙地铺陈情欲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从”(Dominance-submission)关系所固置;也就是说,在死亡(旷缺)的领域,致命的阴性激情并不受到掌管与压制,发展出自己的美学。
不可否认,“死亡”在哥特摇滚乐的文化层面中,几乎是个关键字。当某些保守的声音或反挫势力,企图以这一点来抨击哥特摇滚乐与其次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回应: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 Death)这个经营黑暗、痛苦情愫的乐队,对他们而言,死亡所演绎/延异出来的腐败、末世、毁灭等等情境,都足以让我们逼近“终极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专辑如《痛苦剧场》(Only Theater of Pain)、《天使的狂怒》(The Rage of Angels)、《铁面具》(The Iron 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这种近乎临界点的痉挛之美。在其中一首歌曲“死欲”(Death Wish),结尾的歌词近乎狂喜地陈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兽”,配合凄厉的音乐,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权体系粗暴地规范在各种事物之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
另一种反应,也许可以引述布莱特(Poppy 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说选集《血脉深处的爱》(Love in Vein)前言中所说的话:“哥特次文化”(Gothic subculture)并不是礼赞或者爱慕死亡,只是纯粹地拒绝畏惧它。在探索死亡的过程,慢慢地和它体肤与共,逐渐与它亲近。”这段话正好解释为什么像“涅浮林之域”、“还有这些树”(And Also the Trees)、“意志”(Will)、“利姬雅”(Lycia)、“The Morendoes”等乐队,会不可自拔地沉浸于“与死去的君王交欢”的髑髅式意象(macabreimage),同时又在这般异端的情欲里浮生出细致的张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匮乏,顺着这些创作者的脉络、以及在许多异教神话或恶魔学发现的象征与寓言,死亡可能是贴近超自然、非人类领域的出口。
在此际90年代的中后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学与音乐创作层面绽放,更影响了这个“混杂族群”(包括女性、酷儿、情欲的边陲份子)的文化生态与身份认同。在情欲与性别的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虽然还值得更进一步检验,但也是有助于冲迫禁制的美丽武器让过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它者)摆脱单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欲望与天使的尸体。
哥特式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中世纪复古风格的音乐、艺术和文学的文化范畴,本文将只对哥特式音乐起源做简单介绍,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和相关书籍,如涉及某观点或思想内容,纯属个人见解。
「Gothic」,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 Ages,5-15世纪)的艺术风格。公元3-5世纪,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中哥特族人,以破坏和掠夺为乐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浪潮中,于公元5世纪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在15世纪时,意大利人振兴古罗马文化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哥特族侵略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隔,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为 Gothic,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野蛮。
尽管 Gothic 这个词原始上是带有负面的意涵,但事实上许多美丽艺术作品都在此时期被创作出来。
哥特文化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的、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去探讨那些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以及仇恨。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去找寻对生活、痛苦和死亡的另外一种思考。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时正是朋克运动落幕,后朋克登场,首先,Ian Astbury 在描述 Sex Gang Children 这支乐队时用到了“gothic pixie”(哥特精灵)的字眼;之后,Siouxsie Sioux(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乐队核心人物)在形容她乐队的新方向时使用了“Gothic”;再之后,Joy Division乐队的经纪人于1978年在BBC电视台的节目中将乐队和主流流行乐队比较时用到了“gothic”这个词;Bauhaus 在1979年推出的《Bela Lugosi's Dead》最早被贴上“哥特”标签。
哥特继承朋克摇滚风格,在英国开始上演新的哥特文化运动,哥特式精神开始在音乐上展现其深远的影响力。哥特音乐同样以人性的黑暗、空虚面为题,并且对死亡亦有着浓烈的兴趣,缓慢、悲伤甚至是恐怖都是其音乐的特色,主题的最佳象征--吸血鬼。
除了音乐上的表现,哥特派的艺人团体亦在视觉上展现死亡美学,如脸色画以惨白,身着黑色服装或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式的褶边服装,而中古世纪的废墟、哥特式建筑亦被广泛运用。英国的哥特运动在80年代中期达到了最高峰,就音乐风格来说,此时期的英国哥特音乐被称为新浪潮(New Wave),其在摇滚乐中加入了大量的合成器(键盘),以及前述的哥特元素,甚至也带有电子味。最具代表性的乐团有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和Fields of the Nephilim等。
但他们无论从服饰上还是从音乐风格上,都还是不那么哥特。
实事上,哥特式的金属乐于90年代初期才开始蕴酿。英国乐队Paradise Lost (失乐园)1991年3月发行的那张极具影响力的经典专辑《Gothic》后,开始迈入全新的领域。1995年由挪威名团Theatre of Tragedy的首张同名专辑昭告了哥特气氛金属时代的来临。
Theatre of Tragedy 的几项特色都成为此后哥特派金属的基本要素。如哥特死(Gothic Death),采用死亡金属(Death Metal)残暴男腔(或是Black Metal的尖吼黑腔)搭配柔美女高音的对唱形式,这正是暗色浪漫的哥特精神,这种对比作风亦象征着黑暗(男死腔和金属乐部份)与光明、生命及爱(女音、钢琴和交响部份)之间的对抗。T.O.T.女高音主唱Liv Kristine Espenas 轻柔、不食人间烟火的曼妙唱腔极富女性感染力,可谓前无古人地表现。
自此,哥特音乐在欧美各地区的发展如日中天,不仅将哥特、厄运/毁灭、死亡和黑色(Gothic、Doom、Death、Black)融为一体,更融入其它各种音乐元素而发展成为更多独具一格的音乐流派......
~~~~~~~~~~~~~~~~~~~~~~~~~~~~~~~~~~~~~~~~~~~~~~~~~~~~~~~~~~~~
哥特一词,由一个部族的名称演变成一个中世纪文化的代名词,并以其独具一格的内涵渗透到文化艺术领域中,其历史之久渊源之深影响之广泛,代表着人类智慧一种永恒的艺术主题。
对有声的哥特式音乐,人们对其内涵上和风格上的变化与发展更加敏感。自20世纪80年代来,哥特式音乐融合其它流派的音乐元素,已经朝着更深入人心的方向发展,形成强大的哥特式音乐阵容并席卷全球摇滚音乐界。
下面以当前几种重要哥特分支流派做简单介绍:
1、哥特摇滚
这是最早的哥特金属,深受朋克摇滚影响,同时保留着朋克摇滚比较残暴的基本特点,所以曲调上相对吵,狂躁的吉他,暗淡的演唱,鼓声往往比较沉重缓慢。最祖师的乐队是 Bauhaus,著名的乐队有The Cure(治疗),Sisters of Mercy(仁慈姐妹,男主唱),Siouxsie and Banshees(苏西和女妖,女主唱),Nick Cave,and also the tree 等。
这一类的方向一般朝向更残暴和工业化发展,如由此类而演变来的就有被称死亡哥特、黑色哥特(区别于阴暗哥特),工业金属,等等。
哥特摇滚待续至今,社会接受面大,对于那个比较黑暗时代的青年摇滚迷便是灵魂便是神圣,然而对于生活在流行乐猖狂的和平时代的我们,如果不是因为其旋律相当优美,节奏相当鲜明有比较规律性的震撼感,我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去接受多少有些暴力的东西,甚至是不能容忍。
2、哥特金属
这类流派的音乐,从速度上讲一般相对匀,由键盘营造出交响背景音乐,主旋律比较美,轻柔女高主唱,如有男音,便和女高形成类天使与恶魔对唱,相对容易被接受。
人们一般认为由Theatre of Tragedy 奠基,其的几项特色都成为此后哥特派金属的基本要素。
在荷兰则由The Gathering 奠立了以优美女音做为主唱、着重心灵感受的纯Gothic Metal,其主唱Anneke van Giersbergen 飘渺而浑美的音色,可说是哥特金属界的完美典范,在稍后的另外两支荷兰哥特金属乐团Within Temptation及After Forever,也都以拥有音色、唱腔类似 Anneke的女主唱著称,足见The Gathering对荷兰哥特金属的影响力。
3、厄运哥特
融入厄运(毁灭)金属的某些元素而形成,这一类有点似哥特金属,不过其正是因有厄运金属匀且慢的速度和唱腔而深爱厄运金属迷喜欢。
厄运金属乐队只要在其音乐上加入哥特元素,一般可被归入此类中。
4、阴暗哥特
实事上此类音乐金属感已经退化得七七八八,拥有阴暗(暗潮)流派的基本特点,相当死气,但如果旋律美,却是深夜时心灵最佳的伴侣。从音乐思想上讲,此类带有更多的邪恶成分。德国Sopor Aeternus 早期中期的音乐便可归入此类,当然其音乐却也有中世纪和古典音乐的成分。
5、中世纪哥特
典型乐队有意大利的Ataraxia,澳洲的Dead Can Dance,法国的Rajna,瑞典的Arcana,奥地利的Die Verbanntan Kinder Eva's,德国的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Dead Can Dance 是最有影响的乐队,很多乐队都是师从他们。
从风格名称就可以看出这种音乐的特点,返朴归真,采用中世纪的元素,音乐古朴典雅,大量使用圣咏的唱法。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下的是中世纪乐队并非都是黑暗乐队,有许多很纯正的中世纪乐队,和黑暗一点关系都没有。
乐队一般采用中世纪的作曲法,唱法表现自己的音乐思想,甚至采用一些中世纪的服装。
6、新古典哥特(金属)
区别于新古典乐派,乐团成员古典功底同样深厚,其演奏乐器一般使用古典乐器和电子化古典乐器,音乐相当好听,以乐章出现,全乐章流畅,宣扬的思想也比较阴暗,出色乐团有奥地利的 Estatic Fear和德国的 Haggard。
然而,事实上,各乐队乐团一般都会跨流派而发展,也就是说音乐上几乎都趋向于多元素化,并且有些乐队乐团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又常常变风格,所以在流派给乐队乐团划分归类相当困难 哥特一词,由一个部族的名称演变成一个中世纪文化的代名词,并以其独具一格的内涵渗透到文化艺术领域中,其历史之久渊源之深影响之广泛,代表着人类智慧一种永恒的艺术主题。
哥特是一种文化,在十二世纪就有了特以一种非常人性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悲伤的情感世界,之中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哥特,秉持着悲观绝望的终极价值观,
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
简而言之,
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哥特,像一个黑洞。
把人完整地吸进去,席卷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识的东西。
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
而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下,人却会异常地清醒和冷静。
快乐让人肤浅,而痛苦让人深刻。
以至在痛苦中沉沦。沉沦,沉沦到黑暗的谷底
哥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与种族、性别也无关。
哥特音乐杂乱,各种乐器同时爆发,又时而冰冷,更表达了哥特文化的厌世,低调华丽
好了,关于“狂乱神话怎么搭配阵容”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狂乱神话怎么搭配阵容”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